微塑膠 | 人類每周吞5克微塑膠=1張信用卡 2款益生菌有助排出 3類食物含菌株排6成膠量

微塑膠 | 人類每周吞5克微塑膠=1張信用卡 2款益生菌有助排出 3類食物含菌株排6成膠量

【微塑膠/塑膠微粒/益生菌】台灣基因醫生張家銘在Facebook發文,指每天早上買杯裝熱咖啡,紙杯內層的塑膠塗層可能釋出塑膠微粒,連樽裝水都能測出微塑膠的蹤跡。這些不規則的塑膠碎片,進入體內後可能會傷害腸胃道,影響血管壁,進入內臟及腦部。最新研究指出,認知障礙症患者腦部塑膠微粒特別多。

張家銘指根據研究,我們每周可能吞下5克微塑膠,重量剛好等於1張信用卡。這些塑膠不像食物能被消化,也不會自然分解,反而可能在腸道累積、滲透進血液,影響免疫系統,增加發炎風險,甚至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2種益生菌有助排出微塑膠

他指塑膠已無孔不入,與其焦慮該如何避開,不如想辦法幫助身體把它排出去。最新研究顯示,關鍵可能就藏在腸道裡的益生菌。他解釋一直以來,腸道益生菌在健康領域扮演重要角色,從調節免疫、減少發炎、改善腸道功能,甚至影響心理健康都有相關研究。但現在最新科學發現,特定的益生菌能吸附微塑膠,幫助人體排出,以下2種益生菌為「塑膠獵人」:

  • 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LP菌」, DT66)
  • 植物乳桿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DT88)

他解釋這2種乳酸菌不僅能吸附微塑膠,還能將其聚集成較大的顆粒,使其更容易隨著糞便排出。動物實驗顯示,服用這些益生菌的老鼠,微塑膠排泄率提升34%,腸道內殘留的微塑膠量減少67%。更令人驚喜的是,植物乳桿菌DT88還能減少微塑膠引發的腸道發炎,降低發炎因子的表現。

3類食物含相關益生菌

如這些益生菌真的能幫助排出微塑膠,目前這2種菌株主要存在於某些發酵食品和益生菌保健品中,例如:

  • 乳酪、克菲爾(Kefir)
  • 泡菜、韓式發酵食品
  • 味噌、納豆等日式發酵食品

另有標示這2種菌株的保健食品,每天補充或許能讓腸道成為「塑膠終結者」,不讓微塑膠久留體內。

3大貼士減少微塑膠

益生菌的幫助固然重要,但要真正減少體內微塑膠,還需要從日常習慣下手:

  1. 減少使用塑膠製品,選擇玻璃或不鏽鋼容器,避免微波加熱塑膠餐盒。
  2. 選擇環保飲水方式,少喝樽裝水,改用過濾水或玻璃樽裝水。
  3. 多攝取膳食纖維(如全穀類、蔬果),搭配益生菌有助腸道蠕動,加速排出。保持腸道水分充足,每天喝足夠的水,促進腸道運作,避免塑膠累積。

【延伸閱讀】


微塑膠 | 人腦微塑膠量激增夠製造湯匙 改變一個習慣減9成膠量

塑膠微粒 | 樽裝水茶包釋塑膠微粒可致癌 專家教6招自保點揀茶包?一類海鮮少食 呢種材質最安全

塑膠微粒 | 膠袋膠樽茶包紙杯釋塑膠微粒 人腦微塑膠量增5成 恐致大腸癌認知障礙症4招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