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 | 2000年0時0分出生 「世紀嬰兒」患流感發燒5日 終心源性猝死9大族群高危 留意6大警號

猝死 | 2000年0時0分出生 「世紀嬰兒」患流感發燒5日 終心源性猝死9大族群高危 留意6大警號

【世紀嬰兒/心源性猝死/心因性猝死/甲型流感/發燒/腹痛】綜合內媒報道,來自山西長治的25歲少女解岳千(千千),在2000年0時0分出生,被稱為「世紀嬰兒」,當年登上內地各大報章頭條。

發燒5天心源性猝死

千千的母親透露,千千在天津從事音樂工作,本月3日患上甲型流感後,開始出現發燒、腹痛,硬撐5天後,8日坐巴士回長治,當天晚上家人將她送往當地醫院診治,翌日(9日)清晨她突然昏迷,最終心源性猝死。

對此千千母親表示,女兒從發燒、腹痛至離世僅5天,令家人難以接受。有網民詢問千千的死因,她回覆指「一起嚴重醫療事故,目前正在審理,期待相關政府部門及醫院能還給患者及家屬一個公道」。她又指因難以接受女兒離世的噩耗,經常從夢中哭醒。據報當地相關政府部門、醫院目前尚未就此事作公開回應。

事後千千的哥哥分享當年千千出生時登報的照片,報道寫上千千的母親是一名老師,在1999年12月31日下午3時多,千千母親被推進產房,但千千在母親腹中不肯出來,直至深夜11時59分,在大家的倒數計時中,千千在零點準時出生,成為「世紀嬰兒」。

甚麼是「心源性猝死」?

據台灣啟新診所資訊,心源性猝死指心跳突然或意外停止,主要是因心血管相關疾病導致,約近9成是心律不整引發。

臨床上猝死的發病年齡在30至50歲的青壯年,男性居多。可能在睡眠中、休息中或輕度運動或活動中,突發心跳驟停而猝死;也可能在劇烈運動、精神壓力、情緒激躁、暴飲暴食、過度勞累或過冷、過熱等明顯誘因下而發生猝死意外。

心臟猝死9大高危人士

心源性猝死除了先天基因缺陷造成的異常,年齡35歲以上,伴有下列症狀,都是潛在危險群,應提高警覺:

  1. 有吸煙習慣者
  2. 體重過重、肥胖者
  3. 有心血管病史,曾做過心導管、心臟繞道手術、支架者或曾心肌梗塞、中風者
  4. 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者
  5. 曾經暈倒者
  6. 出現微小心悸者
  7. 有遺傳心源性猝死者,家中曾有人猝死
  8. 長期在高度心理壓力下者
  9. 長期過勞者
心臟猝死6大警號

每個人發生心肌梗塞猝死的症狀不一定相同,當出現下列症狀,且持續20左右,是心肌梗塞的前兆,應盡速就醫,避免錯過治療黃金12小時。

1. 左胸胸痛或胸悶

多數患者發作前1個月內,出現不同程度的胸悶、胸痛。

2. 呼吸急促或困難

平常走路不喘,最近卻常出現喘。

3. 心悸

感覺心臟跳動過於強烈,或跳動過快、過慢的不舒服症狀。

4. 肩背痠麻痛

胸口壓迫,胸痛擴散至左上臂、頸肩、背部及下巴。

5. 冒冷汗

覺得頭暈、冒冷汗、四肢冰冷。

6. 頭暈、噁心

感到頭暈、噁心、嘔吐、十分疲倦。

4招預防心臟猝死

有美國研究觀察45至64歲者的生活習慣,發現有下列4個習慣的人,出現心臟病發作及猝死的風險最低。

1. 愛吃蔬果

每天吃5份以上蔬菜、水果。

2. 愛運動

每周做健走或其他運動2.5小時以上。

3. 不肥胖

不讓BMI指數進入肥胖範圍。

4. 不吸煙

戒煙,避二手煙。

研究發現,以上4個生活習慣可有效降低35%罹患心臟病、40%死亡風險。

【延伸閱讀】

跑步健康 長跑卻會出現心源性猝死?

🚨 夜貓子注意|熬夜不只傷身,還可能致命!幾點入睡就算熬夜?

高以翔爸爸離世 網民:「父子死忌只差一天」惹心碎鼻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