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錄音/記憶力/惡性前列腺癌/膠樽/風險/醫生/食物/預防】台灣基因醫生張家銘在Facebook發文,指82歲美國前總統拜登最近被診斷出罹患侵略性前列腺癌,且已轉移至骨骼,消息震驚全球。
張家銘表示,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尤其60歲後急遽攀升。研究顯示,生活習慣、環境污染、荷爾蒙變化,甚至基因排列,都是潛在的風險來源。數據指出,前列腺癌的診斷中位年齡為67歲,而黑人男性的發病率高白人2倍以上。此外,家族史和遺傳基因,如BRCA1/2或TP53突變,也會顯著增加風險,特別是在Li-Fraumeni症候群的家族中,前列腺癌已被列為高度關聯的腫瘤之一。
用膠樽、化妝品增風險
他引述研究顯示,過高的自由睪固酮水平,可能增加前列腺癌風險。此外,生活中的環境荷爾蒙干擾物更值得警惕,來自膠樽、農藥、化妝品和防火材料的物質,會影響體內的雄性和雌性荷爾蒙平衡,進而引發腫瘤形成的機會。
吃4大食物預防
他指有研究指出,富含植物性植化素的飲食與癌症風險呈明顯負相關,特別是十字花科蔬菜如椰菜花、芥蘭、豆類和大蒜。同時,維生素A、D、E、C和B群也在免疫調節、抗氧化和細胞修復中扮演重要角色,對前列腺健康具潛在保護作用。Omega-6脂肪酸的適量攝取,也被發現與較低的前列腺癌風險有關,但前提是整體飲食平衡,並避免過度攝取加工油脂。
肥胖增風險 建議每周做150分鐘運動
肥胖、胰島素阻抗與慢性發炎不只是糖尿病與心臟病的溫床,也與前列腺癌形成密切相關。過重的男性與內臟脂肪過多者,經常被發現在前列腺肥大或手術後意外發現癌細胞。因此,他建議每周最少做150分鐘中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打太極,不只為了體態,更是為了調節荷爾蒙、減少胰島素阻抗,並提升免疫細胞功能。
此外,減少使用塑膠微波容器、避免膠樽重複使用、不使用含雙酚A的產品、選擇天然清潔用品與環保洗劑,也可降低體內暴露於環境荷爾蒙干擾物的機會。
前列腺癌早期沒有症狀
張家銘提醒,前列腺癌的早期沒有症狀,卻有高達9成以上在早期可以治癒,只要每年1次PSA(前列腺癌特異抗原)檢測,加上數位肛門指診(DRE)或前列腺癌超聲波,就能早一步發現異常。
前年訪談錄音公開 被質疑記憶力衰退
除了罹患前列腺癌,美國傳媒公開一段2023年時任美國總統拜登的訪談錄音,被質疑他當時身體和心智出現衰退的狀況。拜登在訪談中,被問及其卸任副總統後,把要處理的文件放在哪裡,他說自己不知道,然後繼續談論那段時間發生、卻似乎與問題無關的事。拜登近日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訪問時,則反駁他在總統任期時記憶力衰退的說法。
【延伸閱讀】
🤦🏻♂️男性3大癌症|前列腺癌新症10年飆近85% 前列腺增生可及早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