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熱衰竭/酷熱天氣/戶外工作/戶外運動/預防中暑方法】天氣持續酷熱,甚至出現了今年最熱的34°C高溫,增加了戶外工作或是戶外活動時中暑的機會,酷熱天氣下,其實除了中暑,還會出現熱衰竭的情況,兩者程度不一樣,其中中暑更會造成重度傷害。香港消防處就教大家分辨中暑與熱衰竭的症狀、中暑緊急處理方法及預防熱傷害方法。
甚麼是熱傷害?
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及中暑。
輕度:熱痙攣(Heat Cramps)
💦 成因:電解質失衡(大量流汗後只補充水分)
✅ 症狀:
- 肌肉疼痛抽筋(常見小腿/腹部)
- 皮膚濕冷、體溫正常
💊處理方法:立即休息+補充電解質飲品
中度:熱衰竭(Heat Exhaustion)
🔥 成因:長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身體大量流汗導致水分及電解質流失,散熱功能失調。
✅ 症狀:
- 大量出汗、皮膚濕冷蒼白
- 頭暈、頭痛、疲倦乏力
- 噁心、嘔吐或肌肉抽筋
- 脈搏微弱而快速
- 體溫可能正常或略高(通常低於40°C)
💊 緊急處理:
1. 立即移至陰涼通風處休息。
2. 鬆開衣物,補充水分(少量多次飲用電解質飲品或清水)。
3. 用濕毛巾敷皮膚,協助降溫。
4.若症狀持續或惡化,應立即召喚救護車(香港緊急求助電話:999)
嚴重:中暑(Heat Stroke)
⚠️ 成因:身體無法有效散熱,體溫急升至危險水平(超過40°C),屬危及生命的急症。
⚠️ 嚴重症狀:
- 皮膚乾熱發紅(停止出汗)
- 體溫飆升(可達41°C或以上)
- 神志不清、抽搐或昏迷
- 脈搏強而快,呼吸淺促
- 可能出現器官衰竭(如未及時救治)
⚠️ 緊急處理:
1.立即召喚救護車(999)!
2. 迅速將患者移至陰涼處,脫除外衣。
3.積極降溫:用濕冷毛巾敷全身,或噴灑涼水+搧風。
4. 若患者清醒,可補充少量水分;若昏迷則保持呼吸道暢通,勿強行灌水。
5. 🚨 醫療急症:中暑可於短時間內致命,若發現有人出現高熱、神志不清等症狀,必須立即求醫!
預防中暑方法
消防處有以下建議。
🔹避免高溫時段活動:上午11時至下午4時陽光最烈,減少戶外劇烈運動。
🔹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定時飲水(勿待口渴才喝),流汗多時飲用運動飲品。
🔹穿著及防護:淺色寬鬆透氣衣物、戴闊邊帽、使用防曬用品。
🔹留意高危族群:長者、小童、慢性病患(如心臟病、肥胖者)更易中暑,需特別關注。
🔹室內通風: 保持空氣流通,必要時使用風扇或冷氣。
【延伸閱讀】
中暑|中醫指陽暑與陰暑情況有別? 坐冷氣房都會中暑?中暑原因/症狀/中暑處理方法一文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