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維他命/蘋果/抗老/血糖/血脂/苦味/營養/脆度】台灣農糧署在Facebook發帖,指出不同品種苦瓜的用途。
1. 大青苦瓜
適合熱炒、打果汁。
2. 白玉苦瓜
適合各式料理。
3. 蘋果苦瓜
適合涼拌、燉滷。
4. 山苦瓜
適合煮湯、做茶包。
以苦味排行的話,山苦瓜苦味最重,其次是大青苦瓜、白玉苦瓜,蘋果苦瓜苦味最淡。
越苦越有營養?
農糧署表示,苦味跟營養價值無關,而是與品種有關,並非越苦越有營養。農糧署解釋,葫蘆素和苦瓜素為苦味來源,主要分布在白色內膜中。而苦瓜富含維生素C,是番茄的3倍,蘋果的14倍,可依料理類型挑選不同苦瓜。
緩老化、穩血糖、血脂
台灣高敏敏就曾分享,指苦瓜的白色內膜含有葫蘆素,具很好的抗氧化能力,可幫助消除疲勞、減緩老化、消化吸收。苦瓜富含維生素C,可幫助減少心血管疾病、維持免疫力、養顏美容;膳食纖維幫助調整血糖、血脂。
4招降低苦瓜苦味
高敏敏指最直接的方法是去除苦味來源,把內膜刮乾淨。料理前先汆燙,可降低苦味,同時保持脆度。此外,苦瓜顆粒越小、顏色越深會越苦,所以怕苦的人可選擇顆粒較大的白苦瓜。另外,切薄片冰鎮,也可降低苦味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