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白內障手術/基層醫療/眼科手術/公院輪候人數/長者醫療/眼睛健康/醫管局】不少長者都有白內障問題,這種眼疾亦有年輕化趨勢,現於公立醫院輪候白內障手術的患者達6.6萬,聯網醫院患者最長輪候期為37個月(約3年)。香港醫管局將於2025年8月起推行全新的白內障手術模式「高流量白內障手術服務模式」,不但醫院每日所處理的手術宗數6成,手術時間亦大幅縮短,有望短白內障患者輪候手術時間。
公立醫院全新「高流量白內障手術服務模式」
公立醫院白內障手術輪候時間
現於公立醫院輪候白內障手術的患者達6.6萬,聯網醫院患者最長輪候期為37個月(約3年),其中九龍西聯網患者更達52個月(約4年4個月)。
高流量白內障手術服務模式
香港醫管局將於2025年8月起,在全港公立醫院聯網全面推行「高流量白內障手術服務模式」。這項新模式自2024年12月起,在大埔那打素醫院率先試行,取得明顯成效:每節手術室的白內障手術宗數由傳統的5宗提升至8宗,病人平均留院時間由近6小時大幅縮短至僅約2小時。
高流量白內障手術服務模式|5大優點
【輪候時間明顯縮短】目前全港輪候白內障手術個案超過6.6萬宗,過往病人平均輪候時間長達約3年甚至更久。有新模式下的真實個案顯示,本來需等4年才能手術,現時有機會2年內便可接受手術,節省一半等待時間。
【留院時間縮短4小時】參加高流量模式的病人表示,手術當天到院後僅需2小時便可離開,並無過多等候及繁複程序,比原有平均留院6小時;手術後約15分鐘,若生命體徵穩定,即可出院。
【流程大幅精簡】病人在家預先滴眼藥水,護士協助術前準備;手術紀錄及出院摘要由文職人員負責,醫生專注於手術,進一步加快整個程序。
【手術室流轉加快】手術由2隊護士輪流分工協作,一組負責病人手術,一組同時準備下一位;手術室流轉效率明顯提升。
【簡化文書】簡化手術同意書與入院文件,省卻不必要的書面工作,加快病人進出院流程。
高流量白內障手術服務模式|適用患者
年齡低於85歲、無其他複雜疾病、可活動自如、能配合醫療指示(即智障、老人癡呆或無生活自能力者不符合要求),並輪候手術超過2年的病人可參與,佔總輪候個案約20–30%。
【延伸閱讀】
古天樂患飛蚊症👀!40+歲為發病年齡💢xxx度近視/曾接受激光矯視人士高危⚠️|4情況立刻睇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