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AI篩查肺癌 增設中風白內障手術中心 9大措施關注學童精神健康

施政報告2025|AI篩查肺癌 增設中風白內障手術中心 9大措施關注學童精神健康

【施政報告2025/特首/李家超/AI/篩查/肺癌/中風/白內障/手術/中心/措施/學童/精神健康】特首李家超今天(17日)宣讀新一份施政報告,其中健康醫療方面會有以下政策。

提升公營醫療體系

醫管局會提升公營醫療服務的安全、質素和效率,強化以病人安全為重的服務理念,推進管治及權責分工的改革;成立專隊及提升電子系統,以處理醫療費用減免申請,便利有需要的市民;檢討非資助服務收費和定位,為具負擔能力的市民提供更多服務選擇;並增加現有公營醫療服務,包括逐步根據國家認證標準推展建設的中風中心和「心血管疾病綜合醫療中心」,提升治療成效;減少外科專科穩定新症輪候時間10%(大約減10周);提升整體眼科服務,增加專業人員培訓,引入創新藥物,增設全新高流量日間白內障手術中心;推展醫院認證計劃至各公立醫院聯網的一間大型急症醫院,同時助力國家醫院認證標準走向國際;全面升級「退化性膝關節管理計劃」,推動早期預防,避免發展至需手術治療的晚期病變。

醫療人手發展

去年《施政報告》宣布籌建第3所醫學院。在過去一年,籌備新醫學院工作組已完成專家顧問就建議書的整體評估,目前正深入研究資金安排及財政可持續性,今年內將如期向政府提出最終建議。

支持全國或國際級醫療健康專業會議在港舉辦,醫管局亦會推出「環球醫護服務人才鏈計劃」,構建國際醫教研合作平台。

強化基層醫療服務

政府會進一步提升社區醫療及預防,包括:

  • 明年內為賦權基層醫療署提交法案,制訂全港性的基層醫療服務標準,建立跨專業服務網絡。
  • 擴展醫管局家庭醫學門診預防篩查和護理服務和增加服務量,並逐步將現時家庭醫學門診的延長服務時段常規化。
  • 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平台」,以試點形式推行乙型肝炎篩查,推動社區藥物名冊和社區藥房計劃,加強慢病管理。
  • 為分階段整合長者健康中心的服務至地區康健網絡和擴充三間地區康健站的服務進行籌備工作,加快實現在全港18區均設立地區康健中心的目標。
  • 強化公營及資助牙科服務,透過地區康健中心及非政府機構,加強於社區提供口腔健康教育、口腔衞生指導和風險評估等。

加強癌症預防、篩查、診斷和治療

政府會繼續鞏固香港在癌症研究及防控工作的領先地位,優化對癌症病人的服務,包括:

  • 與國家癌症中心展開合作。
  • 支持2026年世界癌症大會於香港舉辦。
  • 加強子宮頸癌篩查服務,將「人類乳頭瘤病毒(HPV)自行採樣檢測先導計劃」由衞生署母嬰健康院擴展至地區康健網絡。
  • 強化癌症篩查技術,委託本地大學開展以AI協助肺癌篩查。
  • 透過增加基因及相關檢測服務,提升治療效果,減少副作用。
  • 運用癌症數據及生物資源促進腫瘤學研究,加快抗癌藥物及相關創新療法的研發轉化應用,同時加速創新抗癌藥按「1+」機制審批並評估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
  • 增加醫管局服務量和添置醫療設備。

推動中醫藥發展

香港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永久大樓將於今年12月起分階段投入服務。政府會加大推動香港中醫藥發展,助力國家推動中醫藥國際化,包括:

  • 年底前公布《中醫藥發展藍圖》,涵蓋構建管治架構及服務體系、發揮優勢及推進中西醫協作、促進科研創新及文化傳承等。
  • 香港中醫醫院首年將開展多項中醫專病服務,包括長者常見疾病(例如老年退化性疾病和中風後復康)。
  • 促進中醫業界透過醫健通互通電子健康紀錄,以及進一步擴大醫健通中西醫可互通資料範圍。
  • 推進中西醫協作服務發展,擴展醫管局「膝骨關節炎治療」項目至所有醫院聯網,及開展「紓緩治療」先導項目。

加強對醫療服務的專業規管

政府會加強衞生署規管處所和醫護專業人員的功能,於明年上半年諮詢立法會,實施《私營醫療機構條例》以禁止處所在未經准許下使用某些名稱或描述,並針對無牌人士加強執法。

精神健康

  • 恆常化在中學實施三層應急機制,並擴展至在小學四至六年級試行,加強支援有需要的學生。
  • 透過津助福利服務機構專項基金提供培訓,加強駐校社工處理學童精神健康問題的能力。
  • 透過中小學《4Rs精神健康約章》和《精神健康職場約章》加強推廣社區精神健康,鼓勵更多學校人員接受有關精神健康急救的培訓;並新設特別嘉許級別,表揚能夠安排一定數量員工接受與精神健康相關的培訓(例如精神健康急救)的學校和機構。
  • 推行「精神健康推廣大使培訓先導計劃」,動員及培訓精神健康推廣大使推廣健康生活方式、培養抗逆力、構建關懷同行的支援網絡。
  • 社交媒體對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有深切影響,衞生署將更新相關指引,減少社交媒體對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的影響。
  • 目前有高等院校已將基礎精神健康課程列為新生必修課程,及為有需要學生提供相關支援,我們會推動更多院校主動推廣大學校園精神健康。
  • 目前有三個地區康健中心透過「健康心靈先導計劃」,提供免費精神健康評估和安排跟進,成效良好。政府會於2026年增加6個中心,由具備心理學或輔導學等學歷背景及訓練的人員提供跟進服務。
  • 善用科技優化精神健康服務,包括在精神科日間醫院及外展服務加強遙距醫療,為合適病人提供更便利服務選項,及優化社會福利署(社署)網上情緒支援的文字輔導平台和網上青年支援隊,加強AI應用以更精準發掘風險高的支援對象。
  • 年底完成制訂「精神健康分層護理模式」,就各精神健康人員及持份者提供精神健康服務作出定位和分工,加強培訓專業人士轉介意識和建立轉介機制。

完善創科建設策略布局

創科局正推進「香港微電子研發院」開展2條中試線的組裝,並於明年內完成生命健康研發院及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的籌建工作。

加強運動員支援

「精英運動員直接財政資助」剛完成檢討,政府會繼續透過資助支持運動員,讓他們在更穩定的經濟環境下專心受訓,並透過運動醫學科研成果,提升訓練效能。

【延伸閱讀】

施政報告2025|成立藥物醫療器械中心 推AI臨床提升醫院效率 擴展救護車跨境轉運

施政報告2025|機場離境稅上調至200元 10月起將擴大飛機乘客豁免範圍至水路陸路轉機乘客

施政報告2025|房屋政策懶人包 租置計劃落空 6大置業措施:上調綠白比例/推長者樓換樓套現生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