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電費/開冷氣/用電/冷氣機/模式/食電】台灣一名男網民早前在Threads發帖,指最近收到電費單「整個嚇死」,因家中幾乎無人的1至3月沒有開冷氣,竟用掉900度電,電費為2,409新台幣(約620港元)。
事主指去年同一時間家裡有5個人,每天在家工作,他亦24小時不出門,才用掉1,018度電,認為有問題,遂申請台灣電力公司「查漏電」的服務,技師上門後檢查總電閘,指沒有漏電問題,但電流有點高,認為不正常。
冷氣機一個模式「食電」
於是事主把電閘逐個關掉,測試是哪個部分在「吃電」,結果發現「兇手」是某品牌的冷氣機,因另一個品牌的冷氣在關機時,電流是0.02A;至於「食電」的冷氣機在「待機模式」時則是0.6A,足足相差30倍。他表示待機的冷氣有4部,迴路一斷電,直接少了2.4A的電流,拔去延長線後再少0.4A。
「把那些電路都斷掉之後,家裡的待機電流就只剩下2A左右,這包含了運轉中的冰箱(雪櫃)和除濕機。有時候為了省電,在那邊忍耐不開冷氣,不如找出這些偷吃電的東西,效果應該會更好。」
網民分享類似經歷
不少網民紛紛詢問事主涉事冷氣機和延長線的品牌,亦有人分享類似經歷,「版主可以告訴我是哪牌冷氣嗎?正要買冷氣的我非常需要,謝謝」、「是XXX嗎?我買XXX最新的冷氣,1至2月電費11,000多(新台幣,約2,800港元),關機也有電流,差不多0.6A,開機啟動電流跑到18A,目前XXX擺爛不處理」、「4個大人的公寓住宅,連兩期1,900度左右,也是找台電來測試電錶,確認沒被偷接電,錶也沒壞,整戶斷電再一個電器個別測耗電,看哪個電器狂吃電,最後發現是加壓馬達,洗澡6至7分鐘會跳1度電,瘋掉,嘗試關閉,水量少一些但不影響使用。下一次抄錶時間要到了,應該要等下下期帳單才知道改善結果,目前確定省了很多電了」。
5大慳電貼士
台灣電力公司曾分享以下開冷氣慳電貼士:
1. 選購高「EER值」冷氣機
EER值越高,冷氣機越省電。
2. 將冷氣機溫度設定在攝氏26至28度之間
平日冷氣不要開太冷,設定溫度每提高1℃,可省電6%。
3. 配合電風扇使用
讓室內冷氣分布較均勻,這樣也會比較省電。電風扇放冷氣出風口下方,可幫助室內空氣循環,熱空氣快速上升後,被冷氣熱交換加速室內降溫,越快達到設定溫度,冷氣機壓縮機運轉時間就能減少,更加省電。
此外,風吹過皮膚會將表面的熱量帶走,讓體感溫度降低,因此冷氣溫度只需設定26至28度搭配電扇就足夠。
4. 每2周清潔一次空氣過濾網
空氣過濾網若太髒,容易造成電力浪費。
5. 睡覺時使用睡眠定時開關
讓冷氣機自動調整溫度,既環保又省電。台灣電力公司解釋,人體在睡眠中新陳代謝下降,加上入夜後環境溫度也會降低,所以同樣的冷氣溫度,睡到半夜就會覺得好冷。
而市面上大多數的冷氣都有「舒眠」、「睡眠」的功能,可以隨著時間,將冷氣溫度逐漸往上調升2至3度,不僅省電,半夜也不會再被冷醒。
【延伸閱讀】
冷氣機 | 不清洗即刻用黴菌周圍飛惹鼻敏感 專家教DIY四步洗冷氣 只洗外殼濾網不夠呢個位暗藏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