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期,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資料,單是本周的大規模地震已有4月13日的斐濟6.3級及緬甸5.5級、4月12日巴布亞新畿內亞6級、4月9日台灣宜蘭5.8級、4月8日日本琉球群島5.4級地震,地震頻密令人人心惶惶。
其實地球上也有地震率的的國家,這些地區主要集中在中東、北歐及澳洲,而亞洲則有3地方屬於地震少發地點,香港有幸是其中一個,不過原來在面對地震時仍有隱患。
1️⃣ 卡塔爾(Qatar)
位置:阿拉伯半島
地震風險:幾乎為零(位於阿拉伯板塊內部,無活躍斷層)
2️⃣ 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除西部紅海沿岸)
位置:中東
地震風險:極低(內陸地區地質穩定,西部偶有小震)
3️⃣ 阿聯酋(United Arab Emirates, UAE)
位置:波斯灣沿岸
地震風險:極低(遠離板塊邊界,無破壞性地震記錄)
4️⃣ 愛沙尼亞(Estonia)
位置:北歐波羅的海
地震風險:極低(東歐克拉通,地質極穩定)
5️⃣ 丹麥(Denmark)
位置:北歐
地震風險:極低(無斷層活動,歷史上幾乎無地震)
6️⃣ 愛爾蘭(Ireland)
位置:西歐
地震風險:極低(歐洲大陸架穩定區,無破壞性地震)
7️⃣ 巴西-內陸及東部(Brazil)
位置:南美洲
地震風險:極低(南美板塊內部,地盾區極少地震)
8️⃣ 瑞典(Sweden)
位置: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地震風險:極低(波羅的地盾,全球最穩定地質區之一)
9️⃣ 巴拉圭(Paraguay)
位置:南美洲內陸
地震風險:極低(完全內陸,無板塊邊界)
🔟 澳洲 - 中西部(Australia)
位置:大洋洲
地震風險:極低(澳洲克拉通,東部偶有小震,中西部極穩定)
1️⃣1️⃣ 新加坡(Singapore)
位置:東南亞
地震風險:極低(遠離主要地震帶,偶受微弱影響)
1️⃣2️⃣ 馬爾代夫(Maldives)
位置:印度洋
地震風險:極低(印度板塊內部,無活躍斷層)
1️⃣3️⃣ 斯里蘭卡(Sri Lanka)
位置:南亞
地震風險:極低(無活躍斷層,地質穩定)
1️⃣4️⃣ 香港(Hong Kong)
位置:華南沿海
地震風險:極低(歐亞板塊穩定區,無破壞性地震)
1️⃣5️⃣芬蘭(Finland)
位置:北歐
地震風險:極低(波羅的地盾區,地質極穩定)
📌 地震風險低原因
✅ 位於板塊內部穩定區(如克拉通/地盾)
✅ 遠離主要地震帶(環太平洋帶、歐亞地震帶等)
✅ 歷史上極少或無破壞性地震記錄
「克拉通Craton/地盾 Shield」指地球大陸地殼中最古老、最穩定的部分,通常已經存在了 數十億年,並且極少受到板塊運動或造山活動的影響。
⚠️ 香港有地震隱患?
💥 即使在地震風險極低地區,人工活動(如採礦、水庫)可能誘發微小震動
💥 香港雖然地質穩定,但偶爾會感受到廣東或台灣地震的輕微震動,但無本地強震風險。
💥 新加坡、馬爾代夫、斯里蘭卡雖地震風險低,但可能受周邊地震(如印尼)的間接影響(如海嘯)。
💥 芬蘭與瑞典、愛沙尼亞同屬波羅的地盾,是地球上最古老穩定的地質區域之一,歷史上幾乎沒有地震記錄。
【延伸閱讀】
🔗💥日本南海海槽大地震災害程度有幾可怕?比併史上最大9.5級智利地震|死亡人數升52倍 /海嘯更高
🔗胡慧沖專訪泰國命理師Plai師傅🔮去泰國旅遊安唔安全?🇹🇭香港有無地震海嘯?🌊富士山會爆發?
🔗日本南海海槽大地震最新預測 最壞情況30萬人死|30米海嘯機會升30%|震度7級以上區域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