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兒島吐噶喇群島10日震840次 日專家指複雜海床+板塊變形所致/與日本南海海槽地震無關

鹿兒島吐噶喇群島10日震840次 日專家指複雜海床+板塊變形所致/與日本南海海槽地震無關

【日本地震/日本地震危機/鹿兒島地震/吐噶喇群島地震/鹿兒島大學】鹿兒島南部的吐噶喇群島自6月21日起,發生了800多次地震,最大震級為5.4級,連群島一帶居民都表示:「害怕得不敢睡覺。窪加上《我所看見的未來》「7月5日大災難」預言發生的日子只有3天,不少人都擔心漫畫中所指的「7月5日大災難」發生地點會否在鹿兒島?日本專家分析吐噶喇群島一周震足800次原因,亦有專家指出吐噶喇群島頻密地震,與備受關注的「日本南海海槽大地震無關」。

鹿兒島吐噶喇群島地震複雜地形

鹿兒島大學南西諸島地震火山觀測所八木原宏副教授在《MBC南日本放送》訪問指出以下幾點。
🌋 吐噶喇群島是為海洋板塊下沉至陸地板塊下方的交界處。
⚡️ 西側有一個叫做「沖繩海槽」(海床張裂地帶)。
🌀 兩個種地形交匯,導致地殼活動高度複雜。

鹿兒島吐噶喇群島地震成因

⛰️ 大陸板塊西受海槽張力、東受海洋板塊擠壓,兩側力量累積。
⚠️ 能量釋放於板塊薄弱部位反覆塌陷,引發連串地震。
🔍 推測當地地殼存在大量裂縫與小斷層,且基岩強度較周邊脆弱。
💥 八木原教授表示:「現階段難以預測地震發展趨勢,需警惕類似2021年12月久石島地震、規模5以上的震動可能再現。」

鹿兒島吐噶喇群島地震與日本南海海槽大地震無關

鹿兒島大學井村隆介副教授接受《Nagoya TV News》討論有關「吐噶喇群島地震」與「日本南海海槽大地震」之間的關係,有以下幾個論點:
📌 吐噶喇群島過去曾多次發生類似「群震」現象,非特殊地質異常。
🌍 該地震屬「大陸板塊內部地震」(非板塊邊界地震),與熊本地震、阪神淡路大地震類型相同。
⏳ 而過去、如2021年吐噶喇群島發生大地震時,未引發南海海槽大地震。


【結論】吐噶喇群島的獨特海床地形及板塊位置,令這區是全球罕見的「易震區」,海床下釋放少許壓力已非常易震。
✅ 專家認是「正常」地質現象,與南海海槽地震無關。
🛡️ 南海海槽高風險區(如東海三縣)民眾只要續維持既有防災準備,無須因吐噶喇地震調整應對策略。

【延伸閱讀】

《我所看見的未來》7月5日大災難會否發生?龍樹諒/楊天命/七師傅/Plai師傅/三木大雲預測

釜山捕獲170cm傳說地震魚 2025年五度現身/長度等如成年男子高度/民間傳說是日本大地震先兆?

日本地震|吐噶喇群島一周震500次 台灣專家指不會觸發日本南海海槽大地震 警告:一地區現M9地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