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 吃完飯2小時內血糖達高峰 飯後做一件事控制血糖零成本 7大徵狀自測

糖尿病 | 吃完飯2小時內血糖達高峰  飯後做一件事控制血糖零成本 7大徵狀自測

【糖尿病/血糖】台灣減重醫生、YouTuber「蒼藍鴿」(吳其穎)在Facebook發文,指人體的血糖大約在飯後1小時會達到高峰,如飯後2小時血糖仍處於200mg/dL,則符合糖尿病之診斷標準;介乎140至200mg/dL則屬於血糖偏高。

蒼藍鴿表示,對於血糖偏高甚至糖尿病患者,「飯後不要坐著」是根本且有效的方法,可選擇外出散步、原地踏步,甚至速度較慢的超慢跑等,只要讓自己飯後處於活動狀態,均能有效控制血糖甚至減重。

台灣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生李唐越曾分享,超慢跑不但能增強心肺健康、穩定血糖、改善胰島素,甚至能逆轉糖尿病。他表示超慢跑的好處在於可以低強度、長時間在燃脂區間內不斷去做,且能輕鬆又自在地達到燃脂效果。此外,超慢跑可自動修復和更新身體的粒線體效能和效率,對於慢性病的控制也有幫助。

李唐越解釋,人體進食後血糖會緩慢上升,大部分人的血糖會在1.5或2小時左右達到高峰,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我們希望在上升到高峰前,就不要讓血糖上去,讓胰島素不要暴衝上去,血糖就可以控制下來,血糖波動度也不會這麼大」。

勿相隔1至2小時才跑

李唐越認為,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算,約需花20至30分鐘完食,稍微休息5至10分鐘後,如沒有出現胃脹、肚子撐得很不舒服,即可進行超慢跑,千萬別等到吃完飯相隔1、2小時再跑,此時血糖上升幅度太大,靠超慢跑達到降血糖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糖尿病常見徵狀

當血液的萄葡糖含量過高,便會出現以下的徵狀:

  • 小便頻密,晚上如廁特別多
  • 異常口渴
  • 容易疲倦
  • 體重下降
  • 視力模糊
  • 經常感染疾病
  • 部分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病徵,直至併發症出現才發覺已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併發症

血糖量持續偏高會引致:

  • 心臟病
  • 中風
  • 腎衰竭
  • 傷口受細菌感染不能痊癒(尤其足部),最終須要動手術切除
  • 失明
  • 陽痿

【延伸閱讀】

膽固醇 | 5旬婦患糖尿病腎衰竭 規律運動高血脂無改善 改吃一物3個月成功降壞膽固醇

阿茲海默症 | 一種斷食法或逆轉阿茲海默症 改善認知能力降血壓血糖

糖尿病 | 患糖尿病不一定要食藥 研究只需做一件事 86%患者逆轉糖尿病 3招穩定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