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 4旬男腹脹痛嘔黃汁 揭患末期大腸癌 腫瘤塞滿腸道 愛喝一飲料患癌風險增1.4倍

大腸癌 | 4旬男腹脹痛嘔黃汁 揭患末期大腸癌 腫瘤塞滿腸道 愛喝一飲料患癌風險增1.4倍

【大腸癌/癌症/飲食/腫瘤/腹痛/腹脹/嘔吐】綜合台媒報道,台灣台中一名40多歲的男子,日前因腹痛、腹脹最少5天,而且不斷吐出啡黃色的液體,痛楚難耐到急症室求醫。

大腸鏡檢查揭患大腸癌末期

經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患者有腸阻塞,血液檢驗發現癌症指數飆升,大腸鏡檢查驚見患者腸內有惡性腫瘤,而且已侵犯到淋巴,研判是大腸癌末期。大甲李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邱昱瑞醫生表示,該男子有飲酒習慣,而這是誘發癌症的高風險因素。

未有積極治療 腫瘤快速增長

邱昱瑞表示,該男子之前沒有做過大腸鏡檢查,2個月前曾到醫院治療,當時就研判有患癌可能,也為他安排做大腸鏡檢查,但之後適逢農曆新年,患者未有積極就診,還來不及做檢查,等到復發再覆診,腫瘤卻快速長大造成腸阻塞。

喝酒患大腸癌風險高1.4倍

邱昱瑞透露,腫瘤在2個月間突然快速長大,在臨床上很少見。患者年紀不到50歲,卻罹患大腸癌,經進一步詢問,發現患者平日有喝酒習慣。邱昱瑞指出,飲酒很容易誘發癌症,根據研究,每天喝超過1樽啤酒的男性,罹患大腸癌風險比不喝酒的人高出1.4倍;如喝酒搭配油炸或燒烤類食物,患癌風險更會升高。

邱昱瑞提醒,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不少患者等到出現腹痛、血便或體重異常下降才就醫,都已屬於中、末期。台灣國健署篩檢實證,每2年一次的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如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如有不適症狀更應盡速就醫。

大腸癌成因

據本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資料,大腸癌的高危因素包括:

  • 高動物脂肪和低纖維(如蔬果)的飲食習慣
  • 缺乏運動
  • 家族中曾有人患上大腸癌或遺傳性腸病
  • 結腸長期發炎(又稱潰瘍性結腸炎)或長出息肉
大腸癌常見徵狀

大腸癌的常見病徵包括:

  • 大便帶血(呈鮮紅或深紅)或帶有大量分泌黏液
  • 大便習慣改變,如大便變稀或便秘
  • 剛大便後還有便急的感覺,但不能排出大便
  • 腹部不適(經常有胃氣痛、飽脹或胃抽筋的感覺)
  • 體重無故地下降

以上提出的大腸癌徵狀可能與其他疾病的徵狀相近,因此如發現任何異常徵狀,應及早請教醫生。

預防方法
  • 多吃蔬果和五穀類食物,少吃肉類和動物脂肪。
  • 多做運動,適量飲酒及戒煙。
  • 如家族曾有大腸癌患者,應諮詢醫生看看是否需要進行基因或內窺鏡檢查。

【延伸閱讀】

大腸癌 | 腹痛被誤診 太遲確診三期大腸癌 女子切25cm腸道:勿忽視這些身體警號

直腸癌 | 大便出血=患癌? 痔瘡VS直腸癌點樣分辨? 醫生警告伴隨5大症狀恐罹癌

放屁 | 放屁傳2種氣味 恐是胃癌大腸癌徵兆 8種氣味反映健康狀況 4招改善臭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