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 6旬婦無血便 外觀現3大特徵證患大腸癌 醫生及時勸做檢查:第六感可信 症狀+預防方法

大腸癌 | 6旬婦無血便 外觀現3大特徵證患大腸癌 醫生及時勸做檢查:第六感可信 症狀+預防方法

【大腸癌/癌症/糞便/大便】台灣腸胃科醫生葉秉威在Facebook發文,指早前有一名60多歲的女患者到醫院找他,因她糞便潛血呈陽性。

未提供相片說明。

葉秉威當時建議她接受大腸鏡檢查,對方指名希望葉秉威替她做大腸鏡,惟醫院要排到6月多才能做,他當時便心想「不然就算了,就讓她等到6月吧」。

外觀3大特徵 證患大腸癌

然而當他抬頭望向女患者時,「一種很奇怪的感覺告訴我她可能有些狀況」。他形容對方相對高齡、沒有做過大腸鏡、身材豐腴、皮膚看起來有點蒼白。雖然她沒有血便或排便習慣改變,但他仍要求對方先找其他醫生做檢查,結果發現患有大腸癌。

糞便潛血陽性 有末期大腸癌風險

葉秉威指據台灣國健署大腸癌篩檢指引,大便潛血陽性,應在半年內做大腸鏡,拖得越久,大腸癌比例越高。平均潛血陽性病患,有5%大腸癌風險,1%是末期大腸癌,拖至1年,大腸癌比例升至10%。
他透露該女患者雖然6月才做大腸鏡,但也沒有延遲到,「人有時候真的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做了上萬支大腸鏡老司機的第六感還是蠻可信的!」

大腸癌成因

據本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資訊,大腸癌的高危因素包括:

  • 高動物脂肪和低纖維(如蔬果)的飲食習慣
  • 缺乏運動
  • 家族中曾有人患上大腸癌或遺傳性腸病
  • 結腸長期發炎(又稱潰瘍性結腸炎)或長出息肉
大腸癌常見徵狀

大腸癌的常見病徵包括:

  • 大便帶血(呈鮮紅或深紅)或帶有大量分泌黏液
  • 大便習慣改變,如大便變稀或便秘
  • 剛大便後還有便急的感覺,但不能排出大便
  • 腹部不適(經常有胃氣痛、飽脹或胃抽筋的感覺)
  • 體重無故地下降

以上提出的大腸癌徵狀可能與其他疾病的徵狀相近,因此如發現任何異常徵狀,應及早請教醫生。

大腸癌預防方法

飲食習慣對預防大腸癌非常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減低患上大腸癌的機會。因此,應多吃蔬果和五穀類食物,少吃肉類和動物脂肪。此外,應多做運動,適量飲酒及戒煙。如家族曾有大腸癌患者,便應諮詢醫生看看是否需要進行基因或內窺鏡檢查。

【延伸閱讀】

大腸癌 | 老翁無任何不適 抽血出現一異常 大腸鏡檢查揭長3cm腫瘤

結腸癌 | 雙胞胎姊妹生活飲食習慣極似 21歲姐姐患末期結腸癌 妹妹身體健康醫生揭開原因與童年有關?

大腸癌 | 現一徵狀遭誤診便秘 七孩爸爸確診末期大腸癌腫瘤達9cm 剩數周命妻子悲痛即辦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