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 | 大量灌水腎臟過勞 致低血鈉隨時腦水腫癱瘓 醫生列10大飲水傷腎排行榜 第一名最多人中

喝水 | 大量灌水腎臟過勞 致低血鈉隨時腦水腫癱瘓 醫生列10大飲水傷腎排行榜 第一名最多人中

【喝水/大量灌水/腎臟/過勞/低血鈉/腦水腫/全身癱瘓/醫生/飲水/傷腎】台灣腎臟專科醫生洪永祥在Facebook發文,指喝太少水會傷腎,但喝太多水也會對腎臟造成負荷。

他表示人體含水比例約在50%至70%之間,新生兒體內水分比例較高,可達75%,而隨年齡增長,體內水分比例逐漸下降,成年男性約60%,成年女性約50%至55%。

水參與人體的血液循環、新陳代謝、消化吸收、酸鹼平衡、廢物排泄等,是人體最重要的元素。腎臟是人體的過濾器,每一顆小小腎絲球就是一顆顆小小的過濾球,過濾器最重要是水分的進出與平衡,故水在人體的腎臟功能佔最重要角色。
然而,他指很多人一輩子都因為錯誤喝水傷腎卻不自覺,並列出10大錯誤喝水壞習慣傷腎排行榜。

第10名:運動後大量灌白開水

不管運動、泡溫泉、大量流汗或腹瀉,流出身體的不單是水分,還流出最重要的鈉與鉀2種電解質,口渴狂灌白開水,血液中的電解質鈉與鉀馬上被稀釋更嚴重,尤其低血鈉會造成頭痛、噁心甚至昏迷腦水腫。低血鉀會造成肌肉無力、全身癱瘓、心律不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曾記錄,有馬拉松跑者因喝太多水導致腦水腫昏倒。

  • 正確做法:大量人體水分流失時,補水也要補鈉、鉀等電解質,可選擇低糖運動飲品或加入少許鹽的白開水。運動、泡溫泉、戶外飆汗,每30分鐘加喝250毫升水。

第9名:以湯或飲品代水

研究發現長期用含糖飲料、碳酸飲料、加工茶飲等取代水,會造成利尿,腎臟負擔加重,甚至增加蛋白尿與代謝症候群風險。且大部分濃湯往往有更多飽和油脂、普林、熱量、鹽分、糖分,對腎臟負荷與傷害更勝飲料。

  • 正確做法:以白開水為主要水分來源,偶爾喝飲料但排除加工與含糖飲料,不要超過每日總液體攝取的10%。飲料建議選擇天然飲料如無糖綠茶、黑咖啡等,喝湯以天然調味的清淡湯品為主。

第8名:晚餐後或睡前大量喝水

晚餐後、睡覺前大量喝水會影響睡眠品質,一旦失眠會導致腦下垂體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無法濃縮尿液,導致夜間頻尿與自律神經失調,會讓身體無法好好休息外,代謝免疫失常,也會讓腎臟負擔大增。

  • 正確做法:晚餐後飲水量應控制在總量的20%以內,睡前3小時不要喝超過150毫升。

第7名:天冷或冷氣房就忘記喝水

天冷讓血管收縮,不喝水讓血液濃縮、黏稠度升高,不只讓充滿微血管的腎臟過濾工作更辛苦,也是造成冬天中風心肌梗塞的重要原因。

  • 正確做法:低溫環境即使不口渴,也要主動喝水,維持基本每2小時要喝水的節奏。

第6名:因為頻尿就不喝水

許多長輩因糖尿病、前列腺肥大或其他骨盆底肌群與神經系統退化導致頻尿、急尿與尿失禁等排尿問題,遂減少喝水。惟原先的糖尿病、前列腺肥大或其他排尿問題,往往就會導致慢性腎衰竭,若再刻意減少喝水,會讓腎功能加速惡化。

  • 正確做法:到泌尿外科或婦產科等把頻尿問題處理好,無論是否有頻尿問題,也不能減少喝水的頻率與總量。

第5名:起床第一杯水太晚喝

人體最缺水、血液最濃縮的時間,就是起床還沒喝第一杯水的清晨時候。除了睡眠當中濃縮尿液持續的製造,還有從呼吸與汗腺等無感水分流失,尤其若有打呼與容易夜間流汗者流失更嚴重,這些水分的流失導致血液濃縮清晨時刻起床口渴,也是常常發生清晨腦中風與心肌梗塞的原因,更對腎臟造成缺水負擔。

這血液濃縮的危機直到早晨喝第一杯白開水才漸漸解除,但很多人起床第一杯的水分攝取,往往太晚喝徒增身體危險。

  • 正確做法:建議入睡時在床頭櫃放一個裝暖水的保溫瓶,半夜起來上完廁所可喝幾口水補充水分。早上起床前,先坐在床上把保溫瓶的水喝250毫升,再慢慢起床。

第4名:迷信礦泉水、海洋水、鹼性水

許多腎病患者迷信氣泡水、礦泉水、海洋深層水、鹼性水等各種市面樽裝水的功效,長期花錢購買特殊的樽裝水當作日常喝水的來源。每天喝樽裝水,長期下來可能會增加暴露於塑膠微粒的風險,對慢性腎衰竭的患者要限制電解質的攝取如磷、鉀、鎂等,許多樽裝水富含過多電解質,反而造成腎臟負擔。

  • 正確做法:可把家中乾淨的自來水經過簡單過濾與煮沸後,即可當作每日白開水的主要來源,省錢健康又護腎。

第3名:身體必須限水卻大量喝水

我們每天正確的喝水量是體重的3%至4%,比如60公斤的人(6x3=18,6x4=24,一天就要喝1,800至2,400毫升;70公斤的人就要喝2,100至2,800毫升),這些水分總量包括食物、水果、飲料、湯汁等,3%是最基本量。

若有泌尿道結石體質、泌尿道感染、正在感冒、容易痛風、慢性腎衰竭等需要多喝水,建議喝到4%。但若有心臟衰竭、肺水腫、肝硬化、慢性腎衰竭或洗腎,每日尿量已明顯減少,這些是必須限水的狀況,不能依照這個公式大量喝水,尿液減少卻大量喝水,會造成急性肺水腫,有生命危險。

  • 正確做法:若尿液明顯減少或醫生說要限水,每日建議喝水總量要根據公式二:前一天24小時尿液總量+(500至700毫升),比如前一天整天尿量只有300毫升,今天只能喝約800毫升的水分。

第2名:喝水過量,以為喝越多腎臟越健康

長期每天過量喝白開水,第一種風險是電解質稀釋低鈉血與低血鉀。第二種風險是腎臟過勞,水喝太多,腎臟過濾工作增加,會進入一種叫「高過濾狀態」,短期沒感覺,但長期容易導致腎絲球硬化。

  • 正確做法:若是慢性腎衰竭患者要多喝水搶救腎功能,建議根據每日喝水公式一:體重的3%至4%,可以多喝水至4%即可。

第1名:從小水喝太少完全無自覺

他指在臨床上看過非常多,從小到大每日喝水不到1,000毫升的成年人,他們精神不佳、容易感冒、代謝緩慢、容易「三高」、容易痛風、經常有重複性的泌尿道感染與泌尿道結石,腎絲球過濾率遠低於同齡人士。

他指這些人腎臟長期缺水,導致腎臟過速老化,但他們數10年的喝水習慣中,從不覺得比別人喝水少,也從來沒有認真計算並思考過一天該喝多少水,但他指往往到口渴時,腎臟就已嚴重缺水。

  • 正確做法:建議找一天真實記錄一整天的喝水量,是否達到體重的3%至4%。無論上班、上學,身邊隨時要帶著乾淨的白開水,不要一次喝大量水,而是平均且多次經常喝水,每天白天最少8次的喝水次數最佳。

【延伸閱讀】

糖尿病 | 一個黃金時間飲水控制體重 8周內空腹血糖大減等同服藥 常泌尿道感染女性減用抗生素

腎結石 | 35歲打工仔日飲2公升水仍患腎結石 2大錯誤飲法 口渴=已缺水3小時 4招正確補水護腎

糖尿病患1天喝14罐無糖可樂 「會帶一罐上床睡覺」靠一招斷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