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琳/肝臟/健康/知名主持人/肝炎/ICU/食品/專家/保健品/傷肝腎/肝衰竭】台灣57歲知名主持人沈玉琳,近日傳出因「猛爆性肝炎」住院,其友人指出,沈玉琳平日會服用很多健康食品,可能導致肝臟負荷過重。
對此,台灣醫生蘇一峰提醒,大部分藥品都在肝臟代謝,吃太多會增加肝臟負擔,因此服用健康食品要小心。台灣醫生林姿伶亦曾指出,健康或保健食品裡的紅麴、兒茶素、薑黃、藤黃果、黑升麻和阿育吠陀療法中使用的植物,已被美國醫學期刊揭露為常被使用的潛在肝毒性植物。
6大保健品傷肝臟
林姿伶曾表示,很多標榜純天然的保健食品,其實從原料至最終成品,會經過提取、消毒、提煉、乾燥、包裝等多道製程,已是經過加工處理的產物,早就不是純天然。而美國醫學期刊曾揭露6種常被使用的潛在肝毒性植物:
1. 兒茶素
早在實驗階段,科學家便發現兒茶素可能引發肝細胞壞死,導致肝毒性,進而損害肝功能,其致毒風險主要跟劑量和使用者體質有關。對大多數人而言,若從營養補充品攝取,每天攝取逾800毫克可能存在健康風險。
2. 紅麴
紅麴的成分跟降膽固醇藥物相似,使用時同樣存在肌肉疼痛、橫紋肌溶解症和肝功能異常的風險。此外,過去有紅麴產品曾因製程遭青黴菌污染,導致「軟毛青黴酸」的存在,使部分使用者出現腎臟問題。
3. 薑黃或薑黃素
高劑量或長期使用薑黃時,可能導致肝損傷,尤其在有潛在肝病的情況下。
4. 藤黃果
其中的羥基檸檬酸被認為具減重效果,但也與肝毒性有關,曾有報告指出其使用者出現急性肝衰竭的案例。
5. 黑升麻
這種植物常用於緩解更年期症狀,但近年有越來越多與肝毒性相關的報告,特別在長期使用的情況下。
6. 阿育吠陀(南非醉茄;印度人蔘)
在傳統醫學中被廣泛用於平穩情緒、減輕壓力和焦慮,但也有報告指出長期使用可能造成肝損傷。
【延伸閱讀】
57歲知名主持人傳肝炎腦水腫入ICU 全年無休錄影面黃暴瘦 擁過億資產因女兒一句話戒25年煙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