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成立藥物醫療器械中心 推AI臨床提升醫院效率 擴展救護車跨境轉運

施政報告2025|成立藥物醫療器械中心 推AI臨床提升醫院效率 擴展救護車跨境轉運

【施政報告2025/特首/李家超/藥物/醫療/AI/臨床/醫院/救護車/跨境】特首李家超今天(17日)宣讀新一份施政報告,其中醫療方面會有以下政策。

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

3批大學城土地最早將分別於2026年(洪水橋)、2028年(牛潭尾)及2030年(新界北新市鎮)供使用。小組將就3批土地的發展定位及願景作出建議,並考慮以產業為導向,例如在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一帶,融合鄰近高端專業服務和職業專才培訓聯動發展;牛潭尾一帶則可考慮配合新田科技城和河套區的整體創科發展,包括生命健康科技產業,並與第3間醫學院及綜合醫教研醫院等聯動發展。

產業發展和革新

政府會於2026年內成立「香港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並提交規管醫療器械的立法建議,務求盡快成為國際認可的藥械權威監管機構。政府會加快「1+」新藥審批機制,試行優先審批經醫管局建議能應對治療嚴重或罕見疾病的創新藥,助力藥企更快將創新藥推向市場。政府也會推動大灣區內臨床數據標準化,構建真實世界數據平台,助力藥企更快將創新藥物推向內地和國際市場。

醫管局將成立「引進創新藥物及醫療器械辦公室」,透過大數據資料確定本地病人對創新藥物治療的需要及效益,將符合病人利益及具成本效益的創新藥械主動引入香港。

拓展AI應用

政府部門會自行開發專門的AI方案,如語音非緊急報案、加快運輸牌照審批等;提升交通管理,根據實時數據疏導交通;提供便民體驗,為「智方便」及「數碼企業身份」用戶提供「AI助手」,解答查詢及提供個人化服務,並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推薦合適的資助計劃和公共服務支援;支援照顧者,透過AI聊天機械人便捷獲取資訊;提升治療成效,引進數字病理技術及AI的應用,以提高病理學組織及細胞分析的準確度,以及推展生成式AI於臨床流程應用,提升病人護理效率以及醫院管理和服務水平等。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聯同粵澳政府有序擴展救護車跨境轉運病人安排,包括救護車雙向轉運,並納入珠海及南沙兩地指定醫院。

【延伸閱讀】

施政報告2025 | 今年內公布新田科技城發展綱要 北環綫主支線2034年開通

施政報告2025|李家超將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 司局長錯得多或被革職

施政報告2025 | 引入快速審批制度 容許北都土地業權人主動交回政府計劃徵收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