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還公屋/屯門/單位】一名男網民在Threads發帖,表示父母居住在屯門公屋48年,20年前曾裝修過單位,「由新建成住到而家」,而他也居住20多年,最近決定把單位交還予政府房屋署。
購入私樓交還單位
事主形容從前的鄰居大多數是香港人,現在8成都是新移民。他透露因購入私樓單位讓父母養老,故把單位交還,但同時都不禁感嘆:
「雖然周圍都爛晒,都有啲唔多捨得。感謝呢個養大我嘅地方,真心多謝呢個公屋地方。單位對咗幾10年,都有啲生活故事,希望下一個住戶都好好努力改善生活。」
見證公屋多年變化
事主又指見證公屋多年來的變化:「以前鄰里關係好好多」、「好多人成長嘅回憶」、「以前真係常見喺樓梯口打麻雀」、「80年代,成班細路喺冷巷玩」、「成層樓啲細路係friend(朋友)」、「係好多香港人集體回憶」、「大家都有個類似嘅童年」。
網民:樓主做得好
帖文曝光後,不少網民都讚事主不忘本,並向他送上祝福,「恭喜可以搬走!」、「識得感恩嘅人,條路一定會越嚟越好,祝福你哋」、「恭喜晒樓主父母,而家大部分人只係諗住霸住間公屋,好少真係會交番出嚟。其實好耐以前公營房屋嘅定義,都係幫助有需要嘅家庭,直至一日有自己嘅經濟基礎,唔需要倚靠資助生活。祝福所有香港人」、「養大你是你的爸媽,因此你要感謝的是他們給你這個家,為你提供一個愛的地方」、「樓主做得好,冇需要就交番間公屋出嚟,好過啲人死霸爛霸,明明自己買得起,甚至乎有幾層私樓,都唔肯交番間屋出嚟,甚至好多根本已經搬走咗,只係間唔中返去郁吓啲水電,甚至轉租別人」。
【延伸閱讀】
公屋上樓 | 獲派新界268呎「不受歡迎」海景公屋 網民花2個月DIY裝修 列5大好處:為屋邨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