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食物/營養/大腸癌】台灣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在Facebook發文,指最近有一名男病人覆診,形容他本來的總膽固醇為230mg/dl,低密度膽固醇(LDL)140,雖然不是非常危險的數值,但亦需要調整,遂建議他服用降膽固醇藥物,惟對方希望用「自然一點的方法」。
每日吃一物半年降膽固醇
雙方經討論後,該患者開始每天補充標準化大蒜素,加上調整飲食和生活作息,半年後覆診,報告顯示其總膽固醇降至190,LDL也降到105,「沒有吃藥,效果卻讓他自己都感到驚訝」。
對此,劉博仁解釋大蒜的「秘密武器」是蒜素(allicin)和其他硫化合物,能調節膽固醇合成、抗氧化、抗發炎。此外,大蒜還富含維他命C、B6、硒等營養素,有助提升免疫力、促進循環。
大蒜中活性成分抑制大腸癌
他又指,近年有研究發現,大蒜中的活性成分可能具抑制大腸癌發生的潛力,不論是在細胞實驗還是動物模型中,大蒜萃取物都顯示出能減少癌細胞生長、誘導癌細胞凋亡的效果。流行病學研究亦發現,經常食用大蒜的人,大腸癌的發生率似乎較低。
惟他提醒大蒜並非「萬靈丹」,有些人多吃會腸胃不適、口氣重,甚至干擾凝血。
台灣腎臟科醫生洪永祥亦曾指出,大蒜含醣類、蛋白質、維他命B1、B2、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30多種蒜氨酸、蒜酶轉為蒜素為主的硫化合物,具減少發炎和殺菌作用。
一種吃法獲最多營養
他表示,大蒜生食能獲取最多營養,他曾讓一名經常頭痛的男子,每天吃2瓣生大蒜,半年後其頭痛、腎功能、血鉛都有改善,因大蒜中的硫化合物可以保護器官,免受重金屬的毒害。
【延伸閱讀】
雞蛋 | 吃蛋增膽固醇? 一日食X隻最安全 專家警告別吃2款蛋不利心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