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甜食/手搖/午餐/食法/爆糖/蔬菜/澱粉】台灣家醫科醫生李唐越在診所YouTube頻道拍片分享一宗病例,指有一名50歲的男工人,因為平日工作勞累,容易覺得餓,午餐總是吃2個飯盒,主食不是雞腿就是焢肉,但3個月下來,他不但沒有變胖,反而瘦了10公斤(約22磅)。
確診嚴重糖尿病
該男患者雖然不覺得身體有異,其妻子卻認為情況不對勁,於是安排他就醫。經過一系列抽血檢驗,發現他的糖化血色素高達11%(一般正常值在4%至5.6%之間),空腹血糖260mg/dL(正常值應小於100mg/dl),確診為嚴重糖尿病。
不吃甜食、不喝手搖
該男患者對此感到難以置信,因他每天忙於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吃甜食或喝手搖。李唐越解釋,其實外食族容易有「爆糖危機」,因餅盒通常採高油、高鹽烹調,加上營養攝取不均衡,以及多澱粉高熱量,一個不小心就會吃出問題。
他指飯盒除了白飯,連粟米都是澱粉,另外,香腸、蝦捲等也是加工食品,缺乏原型蛋白質和纖維質,菜式營養不均衡,若一餐吃2個飯盒,容易攝取過多精緻澱粉、糖、加工食品和添加物,在缺乏蛋白質、纖維的情況下,血糖會因大量醣類快速升高,胰島素為控制血糖大量分泌,進而形成胰島素阻抗或糖尿病。
飯盒高油、高澱粉
李唐越指出,該男患者之所以連吃2個飯盒還是容易餓,是因為高油、高澱粉的食物,無法傳達飽足感給大腦中樞,所以一段時間後又覺得餓,甚至出現煩躁、疲倦、想睡覺的狀況。
李唐越強調,吃糖不一定在甜食裡面,調味醬、滷汁、加工食品、乳製品、飲料等,雖然嚐起來不甜,但其實含有很多的糖,常吃容易有糖尿病的風險。此外,長期食用過量的米飯、麵食等精緻澱粉,也會促使血糖上升,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尤其飯盒、炒飯、炒麵等外食。
【延伸閱讀】
糖尿病 | 30歲女釘書釘刺傷手 手指腫成2倍大且現一種感覺 驚揭患中度糖尿病 附7大常見徵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