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 5旬慳家婦常吃2大食品不做體檢 確診末期大腸癌錯過治療期感後悔 附成因+常見徵狀

大腸癌 | 5旬慳家婦常吃2大食品不做體檢 確診末期大腸癌錯過治療期感後悔 附成因+常見徵狀

【大腸癌/慳家/食品/體檢/確診/末期/治療/成因/徵狀/症狀/慳錢】台灣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生廖繼鼎在Facebook發帖和分享影片,指有一名52歲女子平日省吃儉用,經常吃隔夜餸和特價食品,認為「沒壞就能吃」;又嫌做身體檢查太貴,「不舒服就不用做」。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錯過手術治療機會感後悔

廖繼鼎透露,有天該女子突然腹部劇痛、消瘦、冒冷汗,被送到急症室,檢查結果顯示為大腸癌末期,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錯過手術治療的機會,該女子這時才後悔:「醫師(生),我沒想到會這麼嚴重,我只是想省一點點錢......早知道......早點做健檢,早點注意飲食,就不會走到今天。」

廖繼鼎表示,其行醫30年,在臨床上遇過太多類似「為了省錢而錯過黃金治療時間」的病例。他指吃不新鮮的隔夜餸、特價食品和從不做體檢等看似省錢的生活習慣,其實可能都在一點一滴累積出癌症,最後賠上健康,反而更花錢。

7成大腸癌患者1周吃2次剩餸

台灣肝膽腸胃科醫生蕭敦仁曾在節目《健康晚點名》中指出,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大腸癌患者有7成1周吃2次剩餸、剩飯,38%患者1周吃4次。

大腸癌成因

據本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資料,大腸癌的高危因素包括:

  • 高動物脂肪和低纖維(如蔬果)的飲食習慣
  • 缺乏運動
  • 家族中曾有人患上大腸癌或遺傳性腸病
  • 結腸長期發炎(又稱潰瘍性結腸炎)或長出息肉

大腸癌常見徵狀

大腸癌的常見病徵包括:

  • 大便帶血(呈鮮紅或深紅)或帶有大量分泌黏液
  • 大便習慣改變,如大便變稀或便秘
  • 剛大便後還有便急的感覺,但不能排出大便
  • 腹部不適(經常有胃氣痛、飽脹或胃抽筋的感覺)
  • 體重無故地下降

以上提出的大腸癌徵狀可能與其他疾病的徵狀相近,因此如發現任何異常徵狀,應及早請教醫生。

預防方法

  • 多吃蔬果和五穀類食物,少吃肉類和動物脂肪。
  • 多做運動,適量飲酒及戒煙。
  • 如家族曾有大腸癌患者,應諮詢醫生看看是否需要進行基因或內窺鏡檢查。

【延伸閱讀】

大腸癌 | 4旬男腹脹痛嘔黃汁 揭患末期大腸癌 腫瘤塞滿腸道 愛喝一飲料患癌風險增1.4倍

大腸癌 | 30歲OL排便正常 拉窗簾冒一症狀送院 揭患大腸癌腫瘤慢性出血 誤以為經期貧血

大腸癌 | 6旬婦無血便 外觀現3大特徵證患大腸癌 醫生及時勸做檢查:第六感可信 症狀+預防方法